昨晚看完球,我默默把手机里那几个自称“篮球专家”的公众号都给取关了。
真的,脸疼。
你要是赛前跟我说,那个在NBA把内线搅得天翻地覆,连庄MVP的尼古拉·约基奇,会连2025年欧洲杯的八强都进不去,我大概会以为你喝多了。
可现实就是这么个魔幻剧本,芬兰人,靠着马尔卡宁那手不讲理的三分,硬生生把夺冠头号热门塞尔维亚男篮给送上了回家的飞机。
比赛结束那一刻,镜头切到约基奇,他站在场边,脸上没什么表情,就是那种巨大的消耗感之后的一片空白。
你知道最讽刺的是什么吗?
他自己的数据,33分8篮板4助攻,还是那么全能,还是那么无解。
但这儿是欧洲,是FIBA赛场,不是丹佛高原。
在这里,一个天神下凡,有时候真的带不动四个凡人。
篮球是五个人的运动,这句话在NBA可能是一句正确的废话,但在欧洲杯淘汰赛,这简直是血的教训。
而且塞尔维亚不是突然死亡,他们是“连滚带爬”地被淘汰的。
先是小组赛末轮,被申京领衔的土耳其上了一课,紧接着就是这场。
这哪是爆冷?
这分明是告诉全世界,别拿着NBA的战力榜来欧洲赛场指点江山,水土不服这四个字,专治各种不服。
约老师这边刚让人缓不过神,另一边,拉脱维亚那个两米二的大个子,波尔津吉斯,也在上演一出更加悲壮的独角戏。
34分,19个篮板,我的天,光看这数据,你以为拉脱维亚赢了三十分。
可结果呢?
出局。
波神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在立陶宛的禁区里肉搏,抢下了8个前场篮板,那感觉就像一个古代的重甲骑士,浑身插满了箭,依然在冲锋,可回头一看,自己的阵地早就空了。
这就是国际大赛一场定生死的魅力,也是它的残忍之处。
它不像NBA季后赛,给你七场调整的机会,输了还能回家看看录像,研究下对策。
在这里,你打个盹儿,下一个回合可能就是你在机场候机了。
波神已经拼光了最后一颗子弹,但他面对的是一台运转精密的战争机器,而不是一两个明星。
相比之下,土耳其的申京就像是在鬼门关门口跳了个探戈又回来了。
他们打瑞典,一个小组赛几乎垫底,被认为是“送分童子”的球队。
结果呢?
差点把土耳其这顿大餐给噎死。
比赛一直拖到最后几十秒,紧张得我手心全是汗。
关键时刻,还得是申京。
一个遮天蔽日的封盖,紧接着一个雷霆万钧的双手重扣,几乎是凭着个人能力把比赛从悬崖边上拽了回来。
他全场24分16篮板6助攻2盖帽,数据背后,是土耳其全队被逼出的冷汗。
就连看起来最稳的德国队,赢得也并不轻松。
虽然最后是大胜葡萄牙,可半场休息的时候,德国战车居然是落后的。
你能想象吗?
靠着末节一波33-9的疯狂攻势才锁定胜局。
这说明什么?
说明在这片大陆上,根本不存在所谓的“弱旅”。
任何一支穿上国家队队服的球队,都有跟你掰手腕的底气和血性。
所以啊,别再迷信什么NBA巨星光环了。
欧洲篮球的生态,跟商业联盟完全是两码事。
这里的战术纪律、团队协作,有时候真的能把天赋给活活磨死。
这里没有主角剧本,只有一群为了胸前国旗豁出命去的硬汉。
这届欧洲杯的冠军奖杯,现在看来就是个烫手山芋,谁碰谁都可能被烫一下。
下一个接不住的是谁?
法国?
西班牙?
反正我是不敢猜了,你们在评论区帮我算算命吧?
配资炒股平台入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